在电子音乐非营利组织 Rave the Planet 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的 16 个月后,Techno 音乐正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通常为 4/4 拍,120 至 150 BPM 的电子舞曲,以重复性强的快节奏和机械化的冷酷音色而闻名。
Techno 的发展得益于上世纪 Kraftwerk、YMO 等电子乐队的启蒙,在上世纪 80 年代,从起源地柏林辗转至底特律,经由一群非裔 DJ 的创作而逐渐成型,随后再度回到欧洲,如今已成为电音重镇柏林的城市标签之一。
此番 Hypebeast 便为各位解读 Techno 的成长历程,以及与时尚的密切联系。
工业噪音在废墟萌芽
二战后,许多城市正在从废墟中重建,工地上的噪音成为时代的背景音乐。谈及电子乐,Kraftwerk 是绕不开的名字。这支成立于 1970 年的前卫乐团,影响了后续一系列电子乐类型的发展,也被普遍认为是 Techno 的「鼻祖」。当 Kraftwerk 第一次到东京巡演时,他们的音乐就被日本媒体描述为「Technopop」。
而在这处东方电子圣地(当时有着类似的社会背景),由细野晴臣、高桥幸宏、坂本龙一组成的 Yellow Magic Orchestra 也在进行着电音实验。作为第一支使用 Roland TR-808 鼓机(80 年代制作 Techno 的首选机器)的先驱,YMO 无疑是 Techno 诞生的催化剂之一。在他们的早期作品中也出现了「Techno」字眼,如单曲《Technopolis》(1979)、专辑《Technodelic》(1981) 等。
虽然到 1982 年,在法兰克福 City Music 唱片店工作时的 DJ Talla 2XLC 就已经开始使用 Techno 一词来对 Kraftwerk 和 New Order、Depeche Mode、Front 242、Heaven 17 等音乐人进行分类,但真正促使 Techno 音乐绽放的生机还在大洋彼岸默默酝酿。
底特律三杰
1977 年,The Electrifying Mojo(本名 Charles Johnson)连续 5 小时的深夜电台节目「Midnight Funk Association」在美国重工业城市底特律开播。Mojo 率先引进来自 Kraftwerk、YMO 等的前卫音乐,让电子乐在底特律中产阶级黑人青年群体中流行开来。
其中就包括 Juan Atkins、Kevin Saunderson、Derrick May 三名贝尔维尔(Belleville)高中的学生。他们都出生于底特律,转学至贝尔维尔后,作为学校里为数不多的黑人学生,三人很快因为类似的音乐品味相识,互相分享音乐制作技巧和价值不菲的鼓机。三人将来自欧陆的电子节拍,和美国本土的黑人音乐结合,创造出奇妙的电子旋律。他们组建了一个 DJ 团体 Deep Space Soundworks,开始同台演出,被大家称作「The Belleville Three」。
Juan Atkins 在 1980 年和 Richard「3070」Davis 组建 Cybotron,1984 年推出经典之作《Techno City》。Juan Atkins 在 1985 年因分歧退出,随后以「Model 500」的名义在自创厂牌 Metroplex 推出单曲《No UFOs》,遵循了此前的科幻疏离主题,但结构更少,这首里程碑式的单曲通常被认为是最早的 Techno 歌曲之一,而 Juan Atkins 也成为公认的「Techno 教父」。
1988 年,唱片经销商 Neil Rushton 找到 The Belleville Three,希望能获得他们作品在英国发行的许可。三人为了将他们的底特律之声与当时流行的芝加哥 House 音乐区分开,在专辑名中加入「Techno」一词。《Techno! The New Dance Sound of Detroit》这张专辑第一次确立了这个新兴音乐流派的名称,也让 Detroit Techno 从区域性的地下音乐走向国际。
80 年代中期,三人事业腾飞之际,开设了各自的厂牌,这些公司都位于底特律东部市场的 Gratiot 大道上,于是这里也被称为「Techno Alley」。
回到柏林
1989 年 11 月 9 日,柏林墙的轰然倒塌,让自由的地下 Techno 派对在东柏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的东德 DJ Paul Van Dyk 表示「Techno 是重建东德和西德之间社会联系的主要力量」。
美国「出口」的音乐推动 Techno 在欧洲大陆迅速蔓延,让 Techno 俱乐部也随之林立。1991 年,一间名为 Tresor 的俱乐部在柏林开张,定期邀请最厉害的底特律 Techno DJ 驻场演出,风头一时无两,一度成为当时的 Techno 旗手。
与此同时,反观美国本土,大众对 Techno 的兴趣有限。这让一众音乐人感到沮丧,开始前往欧洲寻求生计。Techno 大本营柏林逐渐成为收留底特律音乐人的避风港,而 Techno 的电子节拍也再次成为柏林的心跳。
反哺时尚
Techno 与流行文化的关系甚为微妙。Juan Atkins 透露过,「Techno」本就是他从未来学家 Alvin Toffler 的科幻小说《The Third Wave》中形容信息化高阶叛军的自造词「Techno Rebles」提取而来。而 Techno「去除人性」的冷酷旋律也让其成为科幻作品的配乐首选。像电影《黑客帝国》、游戏《Cyberpunk 2077》都有邀请 Techno 音乐人量身定制配乐。
而如今,Techno 的音乐场景也反哺着时装设计师。 德国时装品牌 GmbH 的主理人 Benjamin Alexander Huseby 表示柏林的 Techno 俱乐部派对启发了他,将音乐内核融入服装设计之中,而初创团队更是一群在柏林 Techno 音乐界结识的朋友。
Diesel 2024 春夏系列推出多款水洗、漂水腐蚀、撕裂、喷漆与渲染的服饰,不免令人联想到俱乐部中舞动的人们。大秀更是户外搭建起舞台,免费开放给大众参加,当时现场有 5000 多人。现场架设巨型数位屏幕与 150 英尺长的红毯,伴奏着 Techno 曲风音乐,营造震撼氛围。
Techno 算是秀场音乐的常客。在 Louis Vuitton 男装 2020 秋冬大秀「Heaven On Earth」上,Virgil Abloh 就邀请了由 Juan Atkins 领衔的 Cybotron 进行表演。而 BFRND 为 Balenciaga 过往几季操刀的 Techno 大碟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Rick Owens 也曾向 Hypebeast 透露,很喜欢 Brutalismus 3000 的 《Diskoteka Avantgarde》。「这是一首听起来笨重又冷酷的 Techno,让我强迫我的身体进行到冷血无情的锻炼当中。」
Techno 发展至今,已衍生出 Tech House、Acid Techno、Dub Techno 等一众分支。这种在「汽车之城」诞生、经由众多 DJ 磨砺出来的冷酷旋律中依然残留着工业时代的历史痕迹。人们痴迷于致幻的旋律,在午夜的俱乐部挥洒汗水,或许只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庇护所,得以短暂地逃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