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賽隆納室內設計雜誌《Apartamento》重新出版了日本編輯都築響一(Kyoichi Tsuzuki)在 1993 年首次出版的邪典攝影書《日常東京》(Tokyo Style)。
你可以形容 1956 年出生於東京的都築響一是一位作者、攝影師、藝術家、文化觀察家,但他自己認為,還是「編輯」這個職稱最適合自己。在 1976 到 1986 年間擔任《Popeye》和《Brutus》的社內編輯,撰寫關於設計、都市生活、現代藝術等後,都築響一便成為一位「圈外編輯」——如果沒有雜誌要刊載,他就自創雜誌,如果請不起攝影師,就自己去買相機拍,而《Tokyo Style》就是一例。
無濾鏡下的東京風格
.
「在那些日子裡,媒體只呈現出了異常豪華的居住空間,也就是泡沫經濟的私生子,而與此同時,更讓人熟悉的平凡家居卻被隱藏了起來。於是我發現追求大部分人們如何生活的真相是我的畢生事業,我的工作是要描繪出這個現實,它不是宏偉的,但它是多數的。」
都築響一帶著這個企劃點子造訪了各家雜誌社,卻都遭到拒絕,於是決定自己投資幾台好相機,因為想用一種「帶著尊重的眼光去拍攝那些狹小空間,就像是在拍《Architectural Digest》一樣」。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都築響一騎著一台 Honda 5cc 摩托車、帶著相機在東京各個社區兜兜轉轉,到認識的朋友家裡拍照、聊聊居住空間背後的故事,然後問他們有沒有認識更多住在有趣住宅的朋友。「這些人貧窮、年輕又如此開放,所以過程並不難,」他在去年末與《Say Hi To》的專訪中回憶道。
「我會在拍攝前請求他們試著不要整理空間。但其實就算他們想要也做不到,因為沒有地方去藏著所有東西了。」據他所說,整理其實就是一種隱藏真實個性的昂貴方法,而當你沒有錢也沒有空間,你的真實個性便一覽無遺。
《Tokyo Style》中所收錄的大約 100 間公寓中,有疊滿黑膠唱片、被絨毛玩偶圍繞、把兒童三輪車當作置物架、天花板上都是繪畫痕跡、廚房正中間有拳擊沙包的公寓,而每一間公寓在都築響一眼中,都是真正能代表東京日常與都會生態的生活空間,而不是在西方視角與想像中被高度迷戀化、往往被與侘寂風和極簡主義等畫上等號的「日式文化」,也讓這本帶來了巨大文化影響力與衝擊力的攝影書,這些年來也默默成為全世界住家中的收藏品之一。
如果是在 2024 年,《Tokyo Style》還會誕生嗎?
.
一年兩刊的《Apartamento》這回在 30 年後重新出版《Tokyo Style》,在保留了原書格式的同時,也加入由作家 Barry Yourgrau 所寫的前言,並邀請都築響一本人留下全新後記。根據《Another》,Yourgrau 寫下:
「我所撰寫關於凌亂、囤積和收藏的自傳《Mess》在 2015 年出版。幾個月前《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以英文出版,並藉著它利用「日式風格」行銷光環所包裝的清除多餘物品和極簡主義,彷彿瞬間席捲了全球。我變成了一位支持凌亂的人⋯⋯我開始寫一篇關於近藤麻理惠風潮的文章,而一位住在日本的朋友告訴了我關於《Tokyo Style》這本書。我馬上從紐約寫了一封信給都築響一,而我們之間也很快產生了親切感。」
而都築響一,則不禁提出懷疑——當人們消費習慣和生活體驗在快時尚、串流平台、社群媒體、外賣服務的普及下都越趨相似,如果是在今天,《Tokyo Style》這樣的企劃還有可能誕生嗎?
「我在回顧《Tokyo Style》時,一股懷舊感油然而生,不是因爲那些 CRT 電視和收音機,而是因為那些房間都是住戶們的最豐富的自我表達,是每一個人最獨特的珍奇屋(Wunderkammer,源自德語,是博物館的前身),」他在後記寫下。
「如今過了 30 年後,大部分的媒體仍在展示那些明星和富豪們的華麗生活風格,但那與許多人的生活沒有關係。或許正是因為貧富差距今日又更加惡化了,所以東京 30 年前樸實的居住空間,才顯得如此迷人。」
《Tokyo Style》現已在 Apartamento 官網上販售。
The post 都築響一《Tokyo Style》:為什麼那些狹小雜亂的東京公寓在過了 30 年後依舊迷人? appeared first on HEAVEN R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