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奥斯卡不会因为不当言论收回“艾米丽亚·佩雷兹”的提名

44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不,奥斯卡不会因为不当言论收回“艾米丽亚·佩雷兹”的提名

这段时间,获得奥斯卡13项提名的《毒王女人梦/艾米丽亚·佩雷兹》(Emilia Pérez)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针对这部电影不配得到13项提名吐槽,不过上月底一些人挖出了主演卡拉·索菲亚·卡松(Karla Sofía Gascón)多年前在Twitter上的言论后,形势急转。

这些被披露的tweets中,卡拉·索菲亚·卡松发表了她对伊斯兰教、乔治·弗洛伊德等事的看法,这里就不复述这些看法了,新闻里都是。

要知道,卡拉·索菲亚·卡松本人是跨性别,属于奥斯卡DEI政策——Diversity(多样性)、Equity(公平性)与Inclusion(包容性)——的受益者,她的政治观点却与左派的“政治正确”如此格格不入,这是很打左派的脸的。

因此,她被扣上了“种族主义”的帽子。之后,事情越闹越大,以至于卡拉·索菲亚·卡松专门接受了CNN专访来道歉和澄清事实。不过于事无补。

现在,《艾米丽亚·佩雷兹》的剧组都在忙着和卡拉·索菲亚·卡松撇清关系,以防止她的事情牵连自己、影响到自己“争奥”。导演雅克·欧迪亚(Jacques Audiard)在接受Deadline采访时表示自己“不会也不想和卡拉·索菲亚·卡松说话”;Netflix也已经把卡拉·索菲亚·卡松从所有的奥斯卡宣传物料中抹掉,并且不再为卡松提供酒店住宿、交通工具、化妆服装……一言以蔽之,Netflix希望逼卡松退出《毒王女人梦/艾米丽亚·佩雷兹》的一切颁奖季宣传活动。

卡拉·索菲亚·卡松初步体验到了好莱坞“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可怕之处——前一天还欢呼她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跨性别演员”,一夜之间大家就都翻脸不带她玩了。

尽管如此,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不太可能收回卡拉·索菲亚·卡松“最佳女主角”的奥斯卡提名。这是因为,学院只有在提名者明确违反自己规章时才会收回提名,而在社交账号上发表不当言论,没有违反奥斯卡的相关规章。

不,奥斯卡不会因为不当言论收回“艾米丽亚·佩雷兹”的提名

学院97年历史上仅有9次收回提名(或奖项),没有一次是因为不当言论。

2022年,威尔·史密斯冲上奥斯卡舞台扇主持人耳光,这种恶劣行为,学院都没有收回他的奥斯卡影帝奖杯,而是选择10年不让他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相关链接)

当然,如果威尔·史密斯打人不是发生在投票结束,而是在提名之后,那他大概率是得不到那一年的奥斯卡的。卡拉·索菲亚·卡松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局面,她肯定是不可能得奖了,连带《艾米丽亚·佩雷兹》也受到波及,佐伊·萨尔达娜的“最佳女配角”也要悬了。

另外,奥斯卡提名者一般都会受到学院邀请,成为奥斯卡投票评委、享受各种特权,显然他们现在不会给卡拉·索菲亚·卡松发去邀请了。

附:奥斯卡历史上9次收回提名(或奖杯)

1、《马戏团》(The Circus)1928

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原本给了卓别林《马戏团》(The Circus)最佳影片、最佳喜剧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4项提名,但后来收回了这些提名,转而给卓别林和他这部影片颁发了一个特别荣誉奖。

有人说这是因为好莱坞的很多人不喜欢卓别林,也有人说是学院怕他一人包揽所有奖项,别的电影没有机会分猪肉。凡此种种无从考证,这毕竟是第一届奥斯卡,各方面都不太正规,后来再也没有发生过此类事件。

2、《蛮国战笳声》(Hondo‎)1953

这部约翰·韦恩(John Wayne)主演的西部片在1954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著故事”(Best Story)的提名,后来被收回,因为学院发现它是根据短篇小说《科奇斯的礼物》(The Gift of Cochise)改编的。

“最佳原著故事”(Best Story)是当时奥斯卡设立的一个奖项,与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剧本并存,后来从第31届奥斯卡(1958年)开始就取消了。

3、《上流社会》(High Society)1956

这部由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平·克劳斯比(Bing Crosby)、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主演的歌舞片获得第29届奥斯卡的三项提名,分别是最佳歌曲、最佳配乐、最佳原著故事。

学院再次在“改编 or 原创”的问题上犯错,因为这部电影是根据凯瑟琳·赫本1940年的喜剧《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改编的。同时学院还把编剧搞错了,提名了错误的编剧……最终学院收回了《上流社会》“最佳原著故事”的提名。

4、《美国新生代》(Young Americans)1967

这部纪录片在1969年的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奖,然而后来人们发现该片早在1967年就上映了,应该参加1968年的奥斯卡评比。

换言之,这部电影根本没有资格参评1969年的奥斯卡,于是学院破天荒收回了颁给这部影片的奥斯卡奖。这也是迄今为止学院唯一一次收回已经颁发的奥斯卡奖。

5、《教父》(The Godfather)1972

《教父》是一部经典,其主题音乐深入人心,作曲家尼诺·罗塔(Nino Rota)当年也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

不过学院后来收回了他的提名,因为发现他为《教父》写的音乐不是原创,而是用到了之前意大利喜剧电影《幸运女孩》(Fortunella)的音乐——尽管那部电影也是尼诺·罗塔配乐的!

尼诺·罗塔后来在1975年总算凭借《教父2》(The Godfather Part II)的配乐获了奥斯卡奖。

6、《世界上的某个地方》(A Place in the World)1992

这部电影是乌拉圭当年选送的奥斯卡外语片,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但是因为学院认为它不够“乌拉圭”,主要是阿根廷制作的,所以收回了给它的“最佳外语片”提名。

7、《大西洋号角》(Tuba Atlantic)2010

这部挪威的真人短片电影讲述了一位老人发现自己只有6天可活的故事,2011年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的提名,但旋即被收回提名,因为学院发现该片最早不是在电影院上映,而是在挪威电视台播放的,违反了相关规则,不符合参评资格。

8、《孤独但并不孤独》(Alone Yet Not Alone)2013

该片获得了201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提名,但两周后被取消提名。原因是歌曲创作者Bruce Broughton身为学院前理事会成员、学院音乐分支的管理人员,公然向239名投票评委发电邮拉票,严重违纪。

9、《13小时》(13 Hours)2016

这部迈克尔·贝(Michael Bay)导演的利比亚战争片获得了2017年奥斯卡最佳混音提名,不过四位提名的音响师中有一人,为了获得提名用电话游说的方式向评委拉票,这属于违规行为,在颁奖典礼前一天,他被学院取消提名,另外三人没有违规拉票,所以保留提名。

不过《13小时》最后没有获奖。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