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德国汽车集团 Mercedes-Benz(梅赛德斯-奔驰)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4全年业绩报告:
集团首席执行官 Ola Kaellenius 表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极具挑战的环境中依然交出了稳健的业绩,这得益于一系列卓越的产品和严格的成本控制。为了在日益不确定的世界中确保公司的未来竞争力,我们正在采取措施,使公司运营更加精简、高效、强大,同时为一场密集的新品发布行动做好准备,该行动将从全新 CLA车型开始,涵盖多款新车。”
—— 按部门来看 ——
—— 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Mercedes-Benz Cars)
由于销量下滑(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净定价负面影响以及车型组合不利等因素,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EBIT)降至87亿欧元(2023年:143亿欧元)。2024年的调整后销售回报率(RoS)为8.1%(2023年:12.6%)。研发成本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用于未来平台和技术的投资,尤其是梅赛德斯-奔驰的操作系统MB.OS,而厂房、设备等资本支出则与上一年持平。
—— 梅赛德斯-奔驰厢式车(Mercedes-Benz Vans)
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EBIT)达到28亿欧元(2023年:31亿欧元),调整后销售回报率(RoS)基本保持在去年的水平,为14.6%(2023年:15.1%)。优化后的产品质量和健康的车型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整体销量下降的影响。
此外,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举措进一步支持了盈利能力。研发成本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用于新一代、更具灵活性的厢式车架构投资,其中包括专为纯电动车型设计的VAN.EA(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架构,以及为燃油车型设计的VAN.CA(Van Combustion Architecture)架构。
—— 梅赛德斯-奔驰出行(Mercedes-Benz Mobility)
仍然是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和厢式车业务的强大合作伙伴。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出行服务的总资产组合达到1381亿欧元(2023年:1350亿欧元),而新业务量下降至595亿欧元(2023年:620亿欧元)。
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EBIT)为11亿欧元(2023年:17亿欧元),主要受到利率变化导致的利息利润率下降以及金融服务领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因此,调整后的股本回报率(RoE)降至8.7%(2023年:12.3%)。
财报发布的同时,集团启动了一项全面的绩效提升计划——“Next Level Performance”(下一阶段卓越表现),旨在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一系列举措,集团计划进一步利用其直销渠道的增长潜力,将客户服务体验提升至新高度,并提高收入质量。此外,公司还将采取措施,使其全球生产布局更加高效和灵活。
集团计划在2027年之前将生产成本削减10%。在这一过程中,材料成本的优化将与供应商密切合作推进,而固定成本的削减也将持续至2027年,延续过去四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
就中国市场而言,S级轿车仍然是该市场的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同时梅赛德斯-奔驰依然在售价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高端车型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集团表示,“中国已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在德国以外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研发中心。本地化的研发设施位于北京和上海,使梅赛德斯-奔驰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产业生态系统和供应链布局,从而在保持自身高标准的同时,以“中国速度”推动创新。”
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在导航技术方面已树立行业标准,率先推出车道级导航和3D地图。充分利用中国的研发网络,将使梅赛德斯-奔驰能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大幅降低复杂性和成本。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将由本地团队开发,并搭载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应用程序和内容,包括专属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自动驾驶功能。作为已公布的新产品发布计划的一部分,梅赛德斯-奔驰将在各个细分市场和动力系统领域推出七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
尽管2024年市场环境充满挑战,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仍实现了强劲的销售回报。梅赛德斯-奔驰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优化北京奔驰(BBAC)合资企业,目标是通过深化中国供应链的本地化,实现10%的材料成本削减。此外,可变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集团还在评估对经销商网络和生产布局可能进行的优化调整。
|消息来源:官方财报、官方新闻稿
|图片来源:集团官网
|责任编辑:LeZhi
